8月6-7日,重庆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2022年学术会议暨疼痛微创介入技术培训班在重庆万州成功举行。来自市内及周边省市的170余名疼痛相关专业医务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百安分院院长程致主持,重庆市医学会副会长、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院长张先祥教授、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张达颖教授、重庆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晓秋教授先后致辞。
重庆市医学会党支部副书记周洪建宣读《重庆市医学会关于同意疼痛学分会设立疼痛微创介入技术培训基地的决定》并对培训基地进行授牌。疼痛微创介入技术培训基地负责人、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疼痛科姚秀高主任作了工作表态发言,姚主任表示“我们将认真备课,精心组织国内最好的师资力量,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积极了解基层疼痛工作现状,结合基层疼痛工作实践的重点、难点,成立培训基地组织架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对微创介入技术培训进行分解细化,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内容选择以及培训时间等方面都进行周密安排”。重庆市医学会疼痛微创介入技术培训基地是我市首家疼痛微创介入技术培训基地,标志着我市疼痛微创诊疗技术的日趋成熟,也意味着我市疼痛微创介入技术迈入新台阶,进一步推动疼痛学科同质化建设。
学术会议上多位专家教授围绕疼痛微创介入技术进行了学术交流。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达颖教授《胶原酶溶解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对胶原酶溶解术的规范应用、并发症防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何晓峰教授《三氧治疗专家共识》介绍了三氧治疗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合理应用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晓秋教授《癌痛的微创介入治疗》重点讲解了癌痛的三阶梯药物治疗及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治疗癌性疼痛。重庆东华医院刘怀清教授《建设疼痛微创介入基地的刍议》就如何加强疼痛微创介入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提高疼痛诊疗整体水平等提出了宝贵意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虞乐华教授《rTM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介绍了rTM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治疗方法等,并分享了治疗案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渤教授《腰椎退变及失稳的基础与临床治疗体会》讲解了脊柱“三柱”基础理论,提高了疼痛科医师对腰椎退变及失稳的认识。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姚秀高主任医师、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龙军副主任医师、重庆东华医院谢洪主任医师分别就脊柱内镜手术的多种手术方式进行了介绍。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李翔主任医师、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晏加林主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南主治医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吕天才、梁先敏、周永高、王浩主治医师分别分享了在小针刀治疗技术、胶原酶治疗技术、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射频治疗技术、脊髓电刺激技术等方面的治疗体会。
8月7日,为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议进行了微创介入手术演示及会议现场直播,刘渤教授、吕天才主治医师演示了椎体后凸成形术双边穿刺法、单边穿刺法,姚秀高主任医师演示了经后路腰椎间盘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术,吕天才主治医师演示了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李南、左蕾主治医师演示了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等,演示者精湛的技术、规范的操作使参会者获益良多。上午演示结束后,学员们表示想趁这次难得大咖云集的机会观摩学习更多知识技能,活动主办方为了满足求知若渴的学员们,特地又在下午安排了几场手术演示,力求让大家学有所得。
专家们精彩的授课及手术演示,大大提高了参会者对疼痛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认识,加强了学习、开展这些技术的决心,将对我市疼痛微创介入技术开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希望通过培训基地的建立和首届培训班的圆满举行,不断提升疼痛培训技术水平,建设更加专业的疼痛微创培训基地,搭建良好平台,为推动疼痛微创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疼痛学分会 供稿)